盐城代写稳定回报论证报告 慈溪(新浦)服务区及互通工程
3、项目可行性分析
(1)国家产业政策的持续支持
近年来,国家对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通过政策与金融双轮驱动的手段大力推进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提出要加强集成电路装备、材料与工艺结合,研发刻蚀机等关键设备,加强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和装备、材料企业的协作,加快产业化进程,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到2020年集成电路16/14纳米制造工艺实现规模量产,基本建成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该纲要的推出显示了国家对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迫切要求,对于推进中国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7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要求攻克14纳米刻蚀设备等高端制造装备及零部件,形成28-14纳米装备、材料、工艺、封测等较完整的产业链,整体创新能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2016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加快推进集成电路装备等重大专项,推动我国科技实力和竞争力整体跃升。2018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再一次强调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推动集成电路等产业发展。2020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20〕8号),从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研究开发政策、进出口政策、人才政策、知识产权政策、市场应用政策和国际合作政策等方面系统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的健康、有序、自主发展。由此可见,集成电路产业在众多供给侧改革所推进的实体产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上述一系列支持政策的陆续出台,对集成电路产业的装备、材料、工艺、封测等细分产业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和布局,为未来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技术与人才储备
公司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创新研发能力,通过一系列研发项目的实施,打破了高端设备的国际垄断,将国内大规模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的技术水平与国际主流大厂进一步拉近,设备应用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