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代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京杭大运河博物院
(2)TCL华星具有坚实的技术保障和优秀的人才队伍
TCL华星已完成半导体显示产业主要技术类别的开发及储备。在大尺寸领域,公司围绕HVA技术持续优化,2019年全球首发Mini-LED星曜屏,8K和Touch技术陆续应用于高端产品;中小尺寸领域,以技术拓展LTPS-LCD应用场景,包括LCD异形屏、盲孔技术、中小尺寸车载/笔电技术,AMOLED聚焦折叠屏、屏下摄像等高端应用技术开发。与此同时,TCL华星也积累了成熟的管理团队、过硬的技术团队和高水平的研发团队。TCL华星在业界领先的综合竞争力为其建设本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技术保障。综上所述,TCL华星在技术储备、团队组建等方面均具备了承担本项目建设的基础和优势。
(3)项目工程建设与技术方案合理
本项目总投资350亿元,加工玻璃基板尺寸:2250mm×2600mm,产能18万片/月。本项目拟在广州黄埔区进行建设,占地约543,572.71平方米,约合815亩,建筑面积约989,053平方米,新增员工3,440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产及辅助生产设施、动力设施、消防设施、环保设施、职业安全卫生和劳动保护设施、生产管理设施、室外工程。本项目工程建设中拟建设完善的废水、废气处理等设施,采取严格而成熟的污染物防治和处理技术,使运行产生的各种污染物及动力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工程设计中拟采纳多项节水、节电、节热设施,并优先选用节能型设备、器具、材料,预计将取得良好的节能效果,本项目将以清洁生产为目标,体现工业生产与环境、人文的和谐发展。本项目审批、工程设计、建设实施与生产运行将严格遵循国家相关规范和规定,确保项目的建设合法合规,如果存在项目建设地标准规范与国标有出入的情况,则按较严格的规定执行。本项目在工程建设、生产运行的全过程中将采取各项安全保障措施,贯彻安全生产理念。综上所述,本项目工艺流程设计合理,工程建设与技术方案合理。
(4)项目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测算,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0.94%,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为8.54年。因此,本项目具有较高的盈利水平,具备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把握血液透析行业的重要发展机遇
①我国终末期肾病患者数量逐年增长且治疗率较低,透析治疗需求巨大随着肾病患者人数不断增长以及透析费用医保报销比例的不断提高,我国血液透析市场增长较快。据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系统(CNRDS)统计的资料显示:2016年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人数为44.7万人,2019年将达到63.9万人,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65%。目前,我国存量透析治疗需求仍远未被满足。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19版),2016年我国透析治疗人数为44.7万人,接受透析治疗的比率不到20%,与世界平均治疗率37%、欧美国家治疗率75%相距甚远。预计到2030年,我国终末期肾病患者人数将突破400万人,如果我国透析治疗率提高到国际平均水平37%,则透析治疗人数将达到150万人,若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现在的平均治疗率75%,则透析治疗人数或将达到300万人以上,血液透析市场空间广阔。
②血液透析设备及耗材仍依赖进口,提高国产化率是行业发展的趋势血液透析设备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高技术行业,产品研发难度大、周期长,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人员和研发资金,对企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要求较高。我国血液净化市场起步较晚,技术水平相较于国外尚有差距,当前血液净化市场主要以进口产品为主。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19版),血液净化类高值医用耗材市场,进口产品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近年来,国务院、科技部相继出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医疗器械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等文件,明确了在高端医疗设备市场的国产化率要大幅提高。在政策大力支持下,随着国内厂家技术水平的提升,相关产品的国产化率将不断提高。
2)贯彻落实公司既定战略,完善血透行业全产业链布局公司业务覆盖健康监测和肾科医疗两大板块。近年来,公司通过内生式发展和外延式并购完成了血液透析设备及耗材的全产业链布局,拥有血液透析设备(机)、血液透析器、透析液过滤器(内毒素过滤器)、血液透析粉/透析液、灌流机、血透管路、穿刺针、消毒液、透析用制水设备、消毒系统、浓缩液集中配供液系统等产品。通过全产业链建设,全地域覆盖,专业化经营,精益化管理等方式,打造“产品制造+渠道建设+医疗服务+信息化管理”的肾科医疗生态圈,致力于成为肾科医疗领域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本次血液净化产业基地项目实施后,公司将实现年产血液透析液400万人份、透析液过滤器50万支、透析器2,000万支、血液净化设备2,000台的新增产能,将实现现有产能的升级,提升现有产品的制造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对于公司贯彻落实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1)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
近年来,国务院、政府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具体如下: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发展战略,把高性能医疗器械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医疗器械国产化及进口替代是国家政策重点鼓励的方向。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这是史上首个且最高规格的健康产业规划,从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等六大任务出发对未来15年的健康工作进行了部署,其中中医药、家庭医生及分级诊疗、康复与养老、药品器械的创新及供应保障、“互联网+医疗”以及ICL、医疗影像、血透等新兴业态成为关注重点,医疗健康产业迎来全面利好。2016年10月,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等6部委印发了《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该“指南”提出“加强医疗器械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开发,提升集成创新能力和制造水平。突破共性关键技术,推动重大创新和临床急需产品产业化”、“实施国家医疗器械标准提高行动计划,开展与国际标准对标,制定在用医疗器械检验技术要求,推动企业改进产品设计、制造工艺和质量控制,提升医疗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指南”提出的重点领域包括血液透析设备及耗材等。2017年5月,科技部印发《“十三五”医疗器械科技创新专项规划》,“规划”指出“重点开发高质量、低成本的血液透析机、血液透析滤过机、透析器/滤器/灌流器。重点解决国产血液透析设备及透析器/灌流器稳定性、批量生产工艺性和核心部件问题。”2018年1月,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医疗器械标准规划(2018-2020年)》,到2020年,建成基本适应医疗器械监管需要的医疗器械标准体系。制修订医疗器械标准300项,标准覆盖面进一步提升,标准有效性、先进性和适用性显著增强。医疗器械标准制修订更加及时,标准制修订管理更加规范,标准实施与监督进一步强化。2019年7月,国务院印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理顺高值医用耗材价格体系,完善高值医用耗材全流程监督管理,净化高值医用耗材市场环境和医疗服务执业环境,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高值医用耗材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形成高值医用耗材质量可靠、流通快捷、价格合理、使用规范的治理格局,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人民群众医疗费用负担进一步减轻。2019年8月,国家药监局印发《关于扩大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加快推进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为全面实施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进一步积累经验,扩大了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工作范围。2020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发布《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方案指出,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提高“平战结合”能力,强化中西医结合,全面提升县级医院救治能力:重点改善县级医院(含县中医院)基础设备条件,提升诊疗能力;改造升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加强重症病区建设,按不同规模和功能配置血液透析机、体外膜肺氧合、心肺复苏、呼吸机等必要医疗设备。医疗资源的下沉,将使得基层医疗器械的需求快速增加。终末期肾病属于重症病建设范围。随着我国医疗产业的不断发展及群众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出于增强我国综合技术能力的考虑,高精尖医疗器械被列为重点发展产业。从2015年以来发布的多项政策看,发展医疗器械产业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医疗器械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与期待,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2)项目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全球人口自然增长,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医疗健康行业的消费需求持续提升,带动了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将持续保持增长的趋势。根据EvaluateMedTech发布的《2018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概览与2024年展望》,2017年全球医疗器械销售规模为4,050亿美元,从2017年到2024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约为5.6%,预计2024年全球医疗器械销售额将达到5,945亿美元。
CNRDS数据显示,我国终末期肾病患者人数在近年有较大幅度增长,新增患者的透析需求是推动血液透析行业未来增长的一个因素;另一方面,我国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比率不到20%,与世界平均治疗率37%、欧美国家治疗率75%相距甚远,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及医保覆盖比例的增加,终末期肾病患者接受治疗比率也将不断提高,此为推动血液透析行业未来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19版)》,预计到2030年我国终末期肾病患者人数将突破400万人,如果我国透析治疗率提高到国际平均水平37%,则透析治疗人数将达到150万人,若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现在的平均治疗率75%,则透析治疗人数或将达到300万人以上,而2016年我国接受治疗的患者人数仅为44.7万人,因此血液透析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综上,血液透析行业巨大的发展空间保证了本次资金投资项目的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