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代写资金管理实施细则 崇1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建设项目
(2)单晶硅材料扩产是公司应对下游应用市场需求爆发的积极措施
在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全球光伏装机的需求快速释放,带动上游硅材料的需求高速增长。同时,因比较优势显著,单晶硅片渗透率快速提升,导致处于光伏产业上游环节的单晶硅材料出供给现紧张局面。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预计到2025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270GW-330GW,下游需求达到2020年的2倍以上,现有单晶硅产能将难以满足光伏产业发展的强劲需求。目前,公司单晶硅材料的产能利用率处于较高水平,尤其G12产业链上下游发展超过预期,导致G12产能不足成为行业发展瓶颈,因而,产能扩张是公司应对强劲的下游需求采取的积极措施。
(3)项目建设实施有助于巩固公司在G12太阳能硅片的产品技术优势
大尺寸硅片代表着光伏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公司将半导体的12英寸拉晶技术应用在太阳能行业,于2019年推出了210mm大尺寸光伏单晶硅片G12,为光伏产业提供了一个未来光伏发电成本可持续下降的平台,技术路线得到了行业的肯定。截至目前,210mm产业生态联盟基本形成,公司在G12领域占据绝对的市场份额。2020年末,公司的单晶总产能55GW,其中G12产能占比已达40%。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建设,将有助于进一步巩固公司在G12太阳能硅片的产品技术优势,更好地满足光伏市场未来对新能源材料“MoreEfficiency(更高的转换效率)、MoreEfficiency(更高的生产制造效率)、MoreSmart(工业4.0客制化产线、柔性制造)”的需要,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4)项目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测算,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为38.44%,投资回收期为4.21年,具备经济可行性。因此,本项目具有较高的盈利水平,具备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项目必要性
(1)践行公司发展战略的必要手段
近年来,公司紧密配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立足于工业检测与故障诊断领域,以服务“工业大健康”为宗旨,谋划“人工智能+工业大健康”的战略布局,在机器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领域开拓创新,在现有产品及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在智能巡检机器人行业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方面进行拓展,为构筑出一个“海陆空隧”全方位巡检平台的愿景不断努力。本项目通过加码轨道交通领域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建设投入,能够进一步加强公司在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等新兴技术领域的研究,进一步拓展智能巡检机器人应用领域的深度和广度,践行公司发展战略。
(2)有利于丰富现有产品结构,为公司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
公司自2007年开始介入智能电网监测设备领域,致力于电力系统设备检测与故障诊断领域发展,是一家设备检测及故障诊断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充分利用传感器、机器人、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技术,服务于工业大健康,为工业设备安全运行及智能化运维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公司现有的智能机器人主要运用于电力系统巡检,室内轮式巡检机器人、室外轮式巡检机器人、室内挂轨巡检机器人、变压器光声光谱在线监测装置是公司在电力行业领域的优势产品。然而随着电力行业巡检机器人领域竞争加剧,公司需要根据下游运用市场实际需求的变化对智能机器人不断升级,从而满足日益提升的产品功能及技术要求,保持高毛利率,进而维持及提升公司市场竞争优势和整体盈利能力。近年来,公司积极进行业务领域的扩张,提升公司产品在电力、轨道交通、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覆盖面运用,推动主营业务健康发展,努力实现“海、陆、空、隧”立体化、全方位战略布局。在未来我国轨道交通领域智能机器人具有良好发展的背景下,公司有必要加大在该领域内的产品研发、生产投入,进一步优化现有产品结构,助力公司培养新的盈利增长点。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公司将加大轨道交通领域产品的研发和投入力度,大力发展轨交线路巡检机器人、列车车底检测机器人,进一步优化现有产品结构,形成丰富的智能机器人产品矩阵,加速多元化战略布局,为公司培养新的利润增长点。
(3)加大产品研发、测试投入,推动产品与技术迭代升级
随着5G通信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发展、应用和融合,智能巡检、操作机器人已成为智能电网运维、轨道交通的重要创新设备。以数字图像处理、立体视觉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巡检、操作机器人不断升级迭代,已经具备多传感融合及边缘计算技术、快速精准定位技术和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辨识技术。随着行业整体研发实力不断提升、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的研发实力与技术创新实力成为了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为了维持并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整体盈利能力,公司需要通过加强产品研发投入,促使技术不断创新并加速实现产品多应用领域落地,实现在特定细分领域的技术领先和产品优势。对于轨交线路巡检机器人,由于轨道交通检修作业强度大、检漏多、检修天窗时间短等原因,行业对检修机器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需要针对预生产的产品利用轨道,进行多重模拟测试,如:轨道几何检测、限界检测、扣件缺陷检测等。对于列车车底检测机器人,公司不仅需要图像分割识别和特定识别算法,与车底标准模板综合对比分析,还需要在移动过程中监控车底特征零部件的高度变化,检测出缺陷点进行智能定位与报警。因此,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公司将引进先进的研发、测试设备以及配套的软件和相关专业人才,建设更完备、先进的研发测试场地,加大公司智能机器人在轨道交通领域的研发、测试投入,夯实现有机器人技术、高精度定位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快速图像采集技术、图像分割识别技术、视觉识别技术等,推动产品和技术不断升级,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3、项目可行性
(1)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市场基础
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发展迅速,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19年交通运输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3.9万公里,比上年增长6.1%。2020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不含港澳台)共有4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33条,运营里程7,545.55公里,全年新增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9条,新增运营里程1,240.3公里,在建线路长度6,902.5公里,意味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会逐渐增加。在轨道交通运营方面,保证列车在轨道线路上安全运行,是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公司自主研发的轨交线路巡检机器人,在轨道交通行业运营维护中有着良好市场前景。在列车车底检测方面,根据国家铁路集团发布的年度统计公报:2019年,全国铁路客车拥有量为7.6万辆。其中,动车组3,665标准组、29,319辆,动车组列车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11%。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公布的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2019年底,全国城轨交通累计配属车辆6,966列,比上年增长18.1%;最近五年复合增长率为14.51%。因此随着中国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不断增加,所配属的车辆也将会不断增加,列车车底检测机器人需求也将会不断增加。综上所述,本项目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从而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市场基础。
(2)完善的品质管控,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
公司在人工智能、数据监测、智能电网等工业大健康相关技术产品的质量管控方面,已经建立了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制定了三体系管理手册,针对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应急和响应准备,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生产和服务提供,不合格输出的控制,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的绩效评价和事件、不符合和纠正措施等在内的管理制度,同时还采取了必要措施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以提高公司产品的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公司自创立以来一直高度重视产品的质量控制,多年来不断完善生产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结合公司实际运作方式,建立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目前公司已取得了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EC27001:2013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各部门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和作业。公司主要产品均取得了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工业电力设备及仪表质量检验测试中心等权威机构的检测报告。在人才发展与薪酬管理上,一方面公司已经建立了与现代化企业相适应的薪酬制度,充分将公司经营效益和薪酬规划相结合,实现竞争上岗、多劳多得的激励政策;另一方面公司根据目前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路径和内部晋升体制,通过员工持股计划等多种激励方式激发和激励创新人才的创造力,促进研发技术人员和公司的共同发展,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持续和稳定的人才。公司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都建立了良好、合理适宜的管理制度,能够确保公司健康稳定地持续发展,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3)强大的技术实力,为本项目的实施奠定了技术基础
公司在2007年开始介入智能电网监测设备领域,是一家致力于设备检测及故障诊断的高新技术企业,充分利用传感器、机器人、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技术,服务于工业大健康,为工业设备安全运行及智能化运维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公司建有全国示范院士工作站、省级智能电网企业研究院、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开发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和设计联合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支撑公司技术研发。公司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核电站机器人检修智能作业系统”,公司“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为杭州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公司室外轮式巡检机器人技术经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公司配电房巡检机器技术经中国电力企业联合全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多年来,公司一直注重核心技术的内部积累,具备了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同时通过与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浙江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进行产学研技术合作,开展新产品开发和研究,有效地整合了内外部资源,降低了前期研发支出,同时确保了研发项目的顺利开展和产业化,实现了新产品开发成本和开发效率的平衡。截至本可行性分析报告出具日,公司拥有已授权专利203项,其中发明专利35项、实用新型专利99项、外观专利69项;公司拥有软件著作权121项。公司作为主要起草人参与了“电力场站巡检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户内挂柜式巡检机”的行业标准的制定,其中“电力场站巡检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行业标准已正式发布。同时,全国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分技术委员会于2019年1月29日批准成立了巡检机器7人工作组,公司担任巡检机器人工作组秘书处单位,巡检机器人工作组主要负责巡检机器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因此,公司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技术储备,可确保公司针对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持续进行产品技术创新,开发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新型产品,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