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代写资金管理实施细则 创新药物产业化生产线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响应“碳中和”发展号召,以分布式光伏电站作为切入点加速节能降耗,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
近年来,联合国多次召开气候变化大会重点聚焦于全球各国协同治理低碳减排,实现减排减碳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碳中和”将是全球中长期气候指导方向。在2020年12月气候雄心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将于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峰值,于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节能减排目标。即到203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其中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我国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一方面从供给端改变目前以化石能源消费结构为主的发电模式,提升清洁能源发电的占比是最重要的举措之一。太阳能作为能量的天然来源,太阳能的开发及利用具备资源丰富、普及程度高、应用领域广、对环境影响小等特点,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以及平价上网的不断推进,光伏发电已逐步成为新能源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另一方面,推动用户端用电结构优化、改善用电模式亦是实现减排减碳的重要举措之一。用户在该模式下能充分利用自身建筑物中闲置的屋顶进行发电,不仅减少了一次能源的消耗,对节能降耗作出一定贡献,也能降低自身的用电成本,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因倡导就近发电,就近并网,就近转换,就近使用的原则,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最适合工商业企业等用户普及的发电模式之一。公司响应“碳中和”发展号召,通过实施本项目投资工商业光伏电站,项目建成后总装机容量约为194.02MW,预计年均发电量约为15,729.15万kWh,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5万吨,直接减少二氧化碳及多种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
(2)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布局,提升公司抗风险及盈利能力
公司多年来一直专注于组串式逆变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技术研发、品牌、客户资源及产品质量等方面,公司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优势。组串式逆变器为公司核心产品,公司营业收入、利润绝大部分来自于其销售,这亦存在产品单一的市场风险。自上市以来,公司拓展行业领域内的相关新业务,分布式光伏电站已成为公司良好的业务增长点。相比集中式大型地面电站,分布式光伏电站因其投资规模小、消纳水平高、对电网供电依赖程度低等优点,具备分散投资的优势,不仅更加贴合太阳能资源分布广、能量密度均匀的特点,也规避了投资单一电站所带来的风险。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分布式光伏电站业务将可作为公司现有业务的重要补充,有利于公司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布局,这不仅为公司带来稳定的销售收入及现金流,更有助于提高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避免因单一业务市场波动所产生的风险。
(3)实现产业链延伸,提升公司在光伏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当前,鼓励、促进光伏行业发展为我国长期战略规划,国家产业政策支持行业发展,光伏政策体系建设逐步完善;而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我国光伏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发电成本也在不断降低,平价上网已经来临。受益行业整体发展机遇,未来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前景将持续向好。公司主要产品组串式逆变器处于光伏发电产业链中的中游,终端应用在光伏电站等光伏发电系统,是下游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设备。本次资金投资项目是公司以自身产品出发,为核心部件到整体光伏发电系统的产业链延伸,公司可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提高自身品牌在光伏行业中的渗透率,把握当前行业快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增强公司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4)布局优质工商业分布式电站,建立良好示范效应
我国的产业化较为集中以及人口高密度区域主要位于中东部地区,但是中东部地区的土地资源紧张,不具备大量建设大型地面电站的条件,光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通过屋顶分布式、建筑一体化等应用模式展开。
随着分布式光伏的不断发展,拥有丰富闲置屋顶资源、自身用电体量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工商业企业属于较为稀缺的优质资源。公司本项目实施对象均为公司经过对用户侧的深入了解后逐步积累的优质客户,未来其清洁能源的需求将不断增加。通过实施本项目,公司不仅可有效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业绩回报,还将建立良好的示范效应,为未来拓展更多优质工商业屋顶资源、公司未来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项目前景及可行性分析
(1)“碳中和、碳达峰”政策导向助力我国光伏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太阳能属于主流新能源品种,是可供人类利用的储量最为丰富的清洁能源之一,也是最有可能在成本和大规模商业应用规模上与传统能源竞争的清洁能源之一。在2020年12月气候雄心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将于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峰值,于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节能减排目标。随后,国家多部委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安全新战略的重要论述,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表指导性意见。
柳州代写增智能新能源储能电源自动化组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本项目的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一)新能源锂电池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近年来,以锂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电池由于其电压高、比能量大、循环寿命长及安全性能好等优点,在消费、动力及储能等领域得到日益广泛应用。国际能源署(IEA)报告显示,2020年电动汽车的全球销量突破310万辆,同比增长40%,电动汽车在2020年占全球汽车销量的5%。预计2021年,电动汽车将占全球新车销量的7%以上,进一步增长66%,销量将超过500万辆。预计随着新能源汽车性价比提升和政策支持,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进入高速增长期,发展空间广阔。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增长也将直接带动上游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快速增长。在储能电源领域,目前由于成本、技术、政策等原因,储能电池市场仍处于导入阶段。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为28.5GWh,同比增长35.8%。受益于通信领域及能源互联网应用升级,市场规模将呈上升态势。2020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20GWh,为2017年出货量的两倍,其中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16GWh。随着技术逐渐成熟、成本逐年下降,储能市场也将有望成为拉动锂电池消费的另一个增长点。在小型电池领域,主要是提供各细分产品(家用电器、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园林工具、儿童玩具等)的动力系统,用电量一般在0.5~5KWh,新能源锂电池的应用趋势是取代原有的动力系统,如铅酸、镍氢、镍铬等电池,因此小动力市场是具有庞大的可替换存量市场。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报告,2017-2019年小动力锂电国内出货量年增速超50%,约15GWh。未来随着锂电在两轮车渗透率不断提升和电动工具电池国产供应商份额的提升,2025年小动力电池国内出货量有望达到48G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