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代写稳定回报论证报告 艾美生物疫苗产业化项目
3、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公司已掌握阿洛酮糖产业化生产技术,产品质量获得了国际客户认可
公司已掌握阿洛酮糖产业化生产技术,并于2020年下半年实现中试生产,工艺技术稳定。公司同时掌握了固体、液体阿洛酮糖的生产工艺,固体阿洛酮糖研发难度大,公司是目前市场上为数不多的能够生产固体阿洛酮糖的企业之一,技术相对稳定和成熟。公司生产的阿洛酮糖产品质量已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指标,得到国际市场众多客户的认可,2020年公司阿洛酮糖出口112.15万元,目前产品销售收入快速增长,产品供不应求。
(2)公司与下游多家品牌客户结为重要合作伙伴,有利于新产品的销售
阿洛酮糖目前在国外多个国家已得到许可并被广泛使用,公司拥有丰富的国际客户资源,有利于阿洛酮糖海外销售的拓展。2021年6月8日举办的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展览会上,阿洛酮糖作为新一代功能糖甜味剂受到国内客户的较大关注。如果后续国家卫健委通过阿洛酮糖的审批,阿洛酮糖有望在国内市场放量,届时,公司目前积累的优质客户资源将有利于在外销的基础上进一步打开国内市场。
1、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计划在江苏、广东、广西、新疆等地区进行,拟通过租赁场地的方式新建约300个乘用车换电站和185个重卡车换电站,合计485个换电站,同时引进相关辅助配套设施。本项目单个乘用车换电站的设计产能为每天为100辆车提供换电服务,每年为乘用车提供换电运营里程为1,155.00万公里;单个重卡车换电站的设计产能为每天为40辆车提供换电服务,每年为重卡车提供换电运营里程为374.40万公里。通过实施本项目,公司将建设先进的换电站,以更好地满足新能源汽车对换电的需求,拓宽公司能源板块业务,提升整体竞争优势,并为公司提供良好的投资回报和经济效益。本项目单个换电站的建设周期约为8个月,全部换电站总体计划建设期为2年,分批次进行建设。
2、项目必要性分析
(1)换电模式有望解决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困境
换电模式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电动汽车补充电能方式,能够有效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电动汽车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动力电池的续航里程与充电时间,目前在投入市场运营的动力电池中,慢充时间约为5-8小时,而快充时间约为20-60分钟。当用户对续航里程和充电时间有更高的要求时,该充电模式无法满足需求。采用动力电池快换系统,通过建设足够多的换电站,当电动汽车行驶至换电站内,由第三方公司直接将电量不足的动力电池卸下,换上满电的新动力电池便可达到电源快速补给的效果。和充电模式相比,换电模式的优势是补能速度大幅提高,在短时间内完成的电池换电将提供和燃油车加油类似的用户体验。此外,通过换电衍生出的“车电分离”模式可以降低车主购车成本,车主也可通过不断更换高性能电池以保持车辆的高续航体验,不被因电池衰减而导致的续航问题所困扰。这是未来新能源汽车针对动力电池的运营,最为便捷的商业模式。但是,动力电池的更换由于其技术性和安全问题,需要建设专业的换电站。
(2)公司持续推进战略转型,布局移动能源业务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将是“十四五”期间绿色低碳攻坚战的主旋律;作为兴邦强国的一大支柱产业,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正在加速融合,发展空间巨大。根据国家政策、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变化,公司在稳健发展清洁能源及热电联产业务的同时,继续从能源生产向能源服务转型,重点打造便捷、经济、绿色出行生态,愿景成为领先的移动能源服务商。公司作为跨界的综合能源服务企业,将充分发挥自身产业协同作用及资源优势,推动汽车生产、电池制造、出行平台等行业及政府资源的整合,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优质换电服务。
3、项目可行性分析
(1)新能源汽车需求旺盛,充换电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在能源与环境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为更好地应对节能减排的需要,我国于本世纪初开始加大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为指导新能源汽车健康、快速地发展,国家颁布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有力推动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仅为1.75万辆,销量为1.76万辆。而通过多年来对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链的培育,各个环节逐步成熟,丰富和多元化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不断满足市场需求,使用环境也在逐步优化和改进,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认可。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36.6万辆和136.7万辆,同比增长7.5%和10.9%;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10.5万辆和111.5万辆,同比增长5.4%和11.6%。
换电模式目前正在以蔚来等品牌为代表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和以北汽出租车为代表的运营车辆中进行迅速推广;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5月,国家平台中接入的电池快换车辆数为15.59万辆,较2019年增长超过30%。根据中国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统计,截至2021年5月,国内乘用车换电站保有量共644座,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浙江等多个省份及直辖市。
(2)国家相关政策陆续出台,支持加快换电站建设
2020年5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换电站纳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称将“增加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推广新能源汽车”;同月,工信部公布的第333批《道路机电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首次出现换电型纯电动多用途乘用车的新产品名称,公告其他信息部分标注有“车电分离”。2020年9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加快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建设,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和公共停车位的快速充/换电站覆盖率”。2021年4月,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鼓励在公交、出租、城市物流配送、港口、矿山等公共领域率先试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设立电池资产管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