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代写可行性报告 慈溪浒运公路(坎墩永安路-新区滨海大道段)新建工程
3、引进先进设备,提高公司生产装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和轨道交通用特种电缆作为智能制造和轨道交通的关键基础部件,其质量和性能对整体装备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而生产环节中的设备先进水平和公司的工艺技术能力将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与行业先进企业相比,公司在生产装备先进性、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企业急需引进和配套国内外先进的技术装备、智能厂房和数字化系统,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性能和品质,为企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项目通过引进国外退火机组、拉丝串列生产线、挤出机等先进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进一步提高公司装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单位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的稳定性,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1)工业自动化用高柔性电缆建设项目高柔性电缆是一种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机器手臂、数控机床、仓储设备、起重机等领域的电缆。由于使用环境的特殊性、复杂性,电缆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回弹性,可以保证在百万次甚至千万次的移动弯曲下不发生断线故障,并具有耐磨、耐油、耐水解及耐高低温等特性,可以适用于露天、潮湿、油污等极端复杂恶劣的环境。201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仅为36台/万人,2017年达到108台/万人。虽然我国机器人密度的提升速度已经非常迅速,但依旧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的机器人密度水平,2019年全球平均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约为114台/万人,我国、新加坡、韩国、日本、德国、美国分比为187、918、855、364、346、228台/万人。目前我国机器人电缆产品性能与国外的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国内机器人用电缆的供给主要依靠进口或者国外厂家在我国设立的分厂,国产机器人电缆替代进口尚需时日。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机床生产国,但是中国机床企业在在核心技术方面与西方制造强国和日本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竞争力集中在中低端机床。我国机床行业整体国产化率约为70%,但在中高端产品国产化率仅为20~30%,且最高端的产品依然依赖于日本、德国等国的进口。根据《中国制造2025》规划,预计我国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在“十四五”期间达到50%,而目前发达国家机床数控化率一般为80%以上。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提高,城镇的地铁、商业区以及高层建筑正处于爆发式增长态势。电梯作为城镇地铁、商业区以及高层建筑的配套设施其需求量也将会得到提高。2003年我国每万平方米(房地产竣工面积)约配置1.1台电梯,到2019年,
